互惠生自己的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互惠生国外生活指导(转)

向下

互惠生国外生活指导(转) Empty 互惠生国外生活指导(转)

帖子  。icezitrone 23/12/2009, 00:49

互惠生国外生活指导 非本人写的,这是我苦心收集来的,与各互惠生分享,作者本人也没有互惠生经历,不过说的很对。


从2006年开始研究互惠项目以来,我几乎解决了互惠生申请中的所有问题,从材料准备、家庭联系到签证申请、面签辅导,无一不烂熟于心。但是,对于互惠生在国外生活的指导,我却一直未能形成文字。因为,我不知道怎么把它形成模板,不知道怎么去总结千差万别的情况。没有人遇到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;即使同样的情况摊上不同的人,都会有不同的处理和结果。它不像是签证问答,问来问去总是那么几个问题,就算偶有“超纲”也影响不了大局。而“生活就像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”。所以,我就很难设计出一套模板去指导学生按部就班,让他们照葫芦画瓢。

但是另一方面,签证成功只是一个起点,互惠生在国外生活的成功与否,才最终决定了整个互惠项目的是否成功。再加上互惠生在国外出现状况的也为数不少,与其一一解答,不如弄一个框架性的东西,试图从原则上给她们以指导,尽可能帮助她们少走弯路和顺利度过互惠生活。

首先,我要强调的外交处世原则是——不卑不亢、有礼有节。虽然是老生常谈,但这项原则不管是对于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还是对于个人来说,都是有用的。对于老外,我们不能纵他、惯他,而只管按常人待之即可。在礼节上我们要入乡随俗,按照他们的礼节去待人处事,但在骨子里,还得要有自己的尊严。

互惠生去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,大多又都是第一次跟外国人“零距离”接触,再加上呆的是人家的地盘,所以潜意识里就觉得低人一等,时时处处以外国人的态度为行事标准,总是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、那么说行不行,整一个小媳妇初见公婆的模样。越是这样,就越容易出问题,就越被人挑三拣四。

我不能说人都是欺软怕硬的,但有一句谚语我一直记得:“狗是可以闻到人的害怕的”。只要你内心胆怯了,即使你外表没有表现出来,但也能让人感觉得到。那么接下来,人家就会按照你胆怯、卑微的模式去对待你。一旦有了这个心理定位,再往后你想改变就困难得多了。

相反,如果你自信自尊、有礼有节,那么内心的淡然泰定是可以传递出来的,自然地,人家就会尊重你,再强势一点的话,你甚至还会影响到人家。一个骨子里有气节的人,即使他外表再随和、谦让,别人也不敢小觑。

第二,你要时刻牢记你做互惠生的目的。参加互惠项目,就是为了提高语言和体验文化,这是互惠项目的最大优势,是其他任何出国模式都实现不了的。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,其他的小辛小苦就不要夸张其事了。如果一点儿亏都吃不了,那就不要出国。只要我们不是太子党,不是富贵人家的子弟,出国是免不是了要遭罪的。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,就不要选择出国,更不要选择互惠。

第三,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。虽然我们不赞成斤斤计较、小里小气,提倡大家要做好吃亏的准备,但是我们的让步不是没有底线的。我们是互惠生,是文化交流的使者,绝不是保姆、义工,更不是个别人想像中的“三陪保姆”。当家庭把我们当保姆使用或者有这种倾向时,我们要提出不同的看法,或者不同意延长时间,或者就延长的时间按劳动计算报酬。如果碰到语言或者肢体上的性骚扰或者性侵犯时,更是要正颜厉色、严辞警告,彻底打消其邪念,或者干脆以更换家庭解决问题。
当然,到目前为止,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性骚扰的现象,被当保姆使用的情况倒是时有发生,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拒绝的技巧了。鉴于这个问题比较常见,所以稍后我会专门讨论。

第四,要知道与家庭相处“三步曲”的规律。


刚到家庭,肯定是被热情接待、宠爱有加的,有的甚至被外国家庭带着四处去“招摇”;但接下来“距离产生的美”就会慢慢消失,大家都跌入现实的深渊,失望总是难免的,问题的发生最多就是在这个阶段。
之后,就要看双方的品性、观念和为人处事的能力、方法了。如果脾性不好、处理不当,分道扬镳就是无可挽回的结果了。相反,如果大家互相迁就、忍让,或者采取一定的处理技巧,也能平稳过渡。

这个时候,最重要的就是冷静和忍耐,而不是轻易做出决定。这个时候,做出任何决定都有可能是不妥当的。所以,不要武断地下结论,不要轻言更换家庭和放弃互惠,而是要慢慢地观察、体味和品悟。

很多时候,事情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,你可以做到更好,你可以改变现状,或者他们的想法只是你一时不理解而已,并不代表就是恶意。只要换一种思路,你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,你就能理解他们的习惯和思维。中国人不缺乏聪明才智,但往往只是适应力不够,所以你要先让自己适应下来,等摸清情况之后再慢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
这样的例子已经发生很多起了。刚到的时候,都兴高采烈地告诉林老师国外是多么多么地好,家庭是多么多么地友善;但一个星期之后,就开始愁眉苦脸:林老师,我要换家庭!接下来,其中的绝大部分,在经过沟通、解释和斡旋之后,又会恢复友好,一切正常了。

知道了这个规律之后,那么你在刚去家庭被宠爱有加的时候,就要有迎接暴风雨的心理准备;在冰霜雨雪的时候,就要能看到阳光明媚的愿景。

第五,要避免成为保姆。我在联系家庭的时候,就会让家庭列出学生将来每天要做的事情,然后让学生自己死记硬背下来。这个虽然不是合同,但一旦形成书面文字,法国人就会认的。当你发现家庭方面实际上有超出事先说好的任务布置或者要求,你就得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,是暂时之计,还是有长久这样下去的倾向。如果只是暂时的,当然没关系;如果得寸进尺,那你就得要明白了,你是想长久忍下去呢?还是想争取自己的权益。如果你想一直忍下去,那你就什么也别说,就用一年的时间去考验自己,否则,那你就得跟家庭商量,告诉他们这样做不符合当初所承诺的。
。icezitrone
。icezitrone
Admin

帖子数 : 110
注册日期 : 09-12-20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